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

恒地羅便臣道項目 申請加高 同步申建築圖則 趕發水尾班車

恒地羅便臣道項目 申請加高
同步申建築圖則 趕發水尾班車
恒地(00012)於今年1月,獲城規會開綠燈的西半山羅便臣道23至27F號舊樓重建項目,近日再度向城規會申請,要求把建築物高度輕微增加,以令物業外形設計更富美感,而為趕搭「發水樓」尾班車,發展商亦同步向屋宇署申請建築圖則。

「三合一」合併 建35層豪宅

該重建項目位於西半山羅便臣道23、25及27D、E及F號,於今年1月中獲城規會通過,准以「三合一」合併方案進行重建,計劃興建1幢樓高35層豪宅,總住宅樓面面積約19.3萬平方呎,當中將設有空中花園及道路擴闊工程,而建築物高度為237米(主水平基準以上.下同)。

由於項目發展須進行道路擴闊工程,發展商近日向規會提出申請,要求額外增加約3.5米至240.15米,同時亦輕微增加樓面面積至約20萬平方呎。發展商解釋,略為加高後的物業外形設計,將會令整體更加完善。

其中兩舊樓 已取建築圖則

另外,為趕搭「發水樓」尾班車,發展商一方面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,並同步向屋宇署申請建築圖則,以盡快獲得批核,並可望在「發水樓」新例推行前,能成功搭上尾班車。

恒地已收購大部分業權的羅便臣道23及25號兩幢舊樓,各已取得建築圖則,分別可以建築物高限230米(主水平基準以上)及247米重建,兩幢物業亦同時取得合併發展圖則,可建230米高的豪宅物業。

合併發展兼可美化整區

因發展商認為若連同比鄰27D、E及F號一併重建,可令整個發展項目在設計上效果更佳,同時可美化整區,故早前向城規會申請,3幢舊樓以「三合一」形式合併重建為1幢35層高住宅大廈,故現須就有關「三合一」方案再度申請建築圖則。

礙於「發水樓」新限制於今年4月1日生效,故發展商亦心急取得建築圖則,以趕搭「發水樓」尾班車,故在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的同時,亦同步向屋宇署申請建築圖則,以便當項目一旦獲城規會通過後,隨即審理圖則的申請。

撰文:馮玉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