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

半山薄扶林寬限 增3千供應

半山薄扶林寬限 增3千供應 政府共擁住宅地11公頃 發展潛力大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 放寬半山區及薄扶林發展限制,屬政府增加中短期供應的10項措施之一,本報初步估算,政府在兩區內擁有的住宅用地約11公頃,料可建樓面達315萬平方呎,為港島額外增加逾3,000伙供應,紓緩供應緊張的局面。 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放寬半山區及薄扶林發展限制,有機會令區內凍結逾40年的賣地活動重現,釋放空置官地的發展潛力。 陳茂波:有空間建公屋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則指,措施仍在研究階段,如果撤銷限制,將有更多空間興建公屋及居屋,但不代表薄扶林就能興建摩天大樓,當局會在交通影響及空氣質素評估方面把關,具體情況留待日後完成研究再交代。 據了解,政府過往在半山區曾因發展限制,而推遲區內4幅用地的賣地計劃,合共涉及逾78.4萬平方呎樓面,共410個單位供應,多年未有賣地的半山豪宅地段而言,已屬頗多的供應數目。 本報曾就該4幅用地的分布及最新情況,向發展局查詢,惟截至截稿仍未獲回覆。不過,翻查政府於區內空置住宅用地分布,發現位於干德道及寶珊道的多幅用地有機會屬上述4幅地皮內。 西半山地價 估達1.2萬元呎 例如位於干德道附近的一幅斜地皮,面積近1萬平方呎,現屬「住宅(乙類)」,如作房屋發展可建樓面約5萬平方呎;而位於干德道1號高級公務員宿舍「遮打堂」,過往亦曾經傳出有發展計劃。 有測量師估計,西半山多年沒有官地拍賣,較難評估地價,但以鄰近二手造價達1.5萬元計算,如有地皮推出,樓面地價估值將達1.2萬以上。 至於薄扶林區方面,資料顯示政府在區內擁有較多空置住宅土地,規模較大的用地則有4幅,面積合共約9.8公頃,如果能夠全數釋放作發展,將提供約236.9萬平方呎樓面供應,假設每個單位面積均800平方呎,則可建約2,961伙。 例如位於置富花園東面,則有一幅面積約2.6公頃的空置官地,現屬於「住宅(乙類)」用途,如以最高地積比約5倍,可建樓面達139.9萬平方呎,如果作公營房屋發展,以平均每個單位500平方呎計算,將可興建約2,000伙。 不過,由於政府在放寬發展限制前,須顧及區內交通承受能力,以及個別地皮的具體情況,如部分屬斜坡,並不適合作發展之用,故此兩幅合共11公頃的用地,未必全數轉化作為房屋供應。(系列二) 撰文: 余敏欽 系列名: 寸土必爭系列 經濟日報 21 Jan 2013

沒有留言: